疏困是疏困 振興是振興 目的不一樣

疏困的目的是在救急,讓快要撐不下去的公司,或是個人家庭能夠繼續運作下去,生存下去。

而振興的目的,在促進消費,增加消費的動能,讓經濟活絡,重點是帶動消費。

所以,才會叫你先拿1000元來膨脹成3000,這個跟淘寶雙11在玩的膨脹金很像,就是要你先刷押金,之後才來抵。

重要的是,這些都是我們的稅金,不該排富,也不能排富,尤其是合理合理繳稅的富人,是吧?難道他們沒有受到影響嗎?肯定有的

對消費者來說,繳一千抵3千,那只是消費的促進手法而以,我只要買我可以買的,買我想法的,才是重點。

如果我有3千塊想買超過3000的東西,才會促進消費吧?

我們當時的消費券,都是充公,拿去買家裡要用的東西。

如果一直批評馬政付的消費券沒有效果,難道這種拿一千去換三千的就會有效果嗎?

買的剛剛好,還是一樣啊,一千本來就要花的,多2千買一些其他的,我不花四千五千六千,一樣不會帶動消費啊。

買賣是市場自由機制,只有便宜服務好的東西或產品,才會創造可長可久的消費循環,而不是搞什麼膨脹金這招。

用膨脹金買訂價,還不一定比的上用現金買特價是吧?

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日前表示初步規畫民眾支付1000元可換3000元振興券,且不排富人人都有,消息一出立馬引發許多網友批評,對此,有PTT鄉民指出振興券政策惹人怨3大關鍵,包括民眾先掏錢幫做政策執行、店家先以現金代墊能活絡金流嗎與公司獲利恐難嘉惠勞工等,文章一出立馬引發其他鄉民熱議,有人直言「馬的3600消費券完勝」,更有人譏諷「其他領萬元現金的不會存,花1000領3000怕會存起來」?
對於政府發放振興券政策掀議,原PO發文指出惹人怨3大關鍵:1、既然政府想幫企業,那關一般民眾什麼事?還要人民先拿1000出來幫你做政策執行?政府直接補助企業即可;2、政策目的若為活絡金流,但民眾已先以1000元現金向政府買振興券,屆時現金卡在政府手中,而民眾拿振興券消費,店家又要先以現金代墊貨款,如此真能讓現金流動嗎;3、公司就算多了50%營利,跟勞工到底有何關係?老闆邏輯是少賺50萬=虧50萬,多50%營利只是剛好打平,至於會否發獎金或加薪則不得而知,他認為以上述3項論點來看,振興券的規畫似乎還有改善空間。
對此,網友們紛表示「整天吹噓經濟史上最好,結果發錢輸馬英九還比較難用」、「對真正需要的人而言根本不實用」、「哪個腦殘的支持者覺得人民會存1000元的」、「817覺得很棒」、「消費券就消費券,整個事情就顯示無知不認錯的政客有多無恥」、「拿1000去換3000,等於我拿了1張不能找零的2000」、「蘇就拉不下臉啊,消費券簡單多了」、「所以DPP真的覺得全世界發現金的都是智障嗎」?

20200527 好啦~執政當局一定會說,發錢最簡單,但是沒有效果,就如前面我說的,我們是理性消費,不會因為你膨脹金,我們就加大力度消費。再來,如果是設定民眾會買3000,但是先繳1000,政府補2000的概念。我家一家4口來說的話,我去哪裡找日當12000元的消費啊?又不能拿來繳稅,又不能轉讓,不能自由流通,會有什麼效果。

當初的消費券聽很多,九折換現金的一堆,最後變成現金,不再受限於使用環境。現在這種拿一千用三千的手法,只能在特定通路才可以使用,限制多多,大家也不見得喜歡。

振興的目的在於增加資金的流動,鼓勵消費,而不是限制東限制西。

20200628 蔡英文總統說,不能太複雜,不能限制多,時間過去了,網路上還是一堆懶人包,一堆攻略,我們內閣的執行方式和能力,真的是大家有目共堵(對堵爛的堵)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