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一下,最近夢到的面試過程

從去年年底,開始陸續夢到在找工作
潛意識中想找資訊主管或是轉向資安方向
面試的各公司的夢境如下
文字描述為夢境感受
與PTT 各工作板或是面試趣 / 比薪水 / 求職天眼通等無關

加我科技(addwii)
對方主動透過 104 聯絡我,邀請我面試課長職位。
我詢問薪資區間,對方沒有回覆。從對方的職稱與職級來看,我不覺得他們能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,加上公司距離太遠、人數又少,因此我直接婉拒。
後來他們又再次發來邀請。想說這是我沒待過的產業,加上我有新創公司的經驗(他們似乎也在找有 Start Up 背景的人),所以決定給個機會看看。
對方約了 4/1 中午 11 點面試。如果面談拖到 12 點甚至 12:30,我這整天基本就報銷了,因為我目前仍在職,要從土城趕回公司。
我訊息回覆問是否能提前一點。對方回我:「主管 3 月份時間已排滿。」
我再提議改到 09:30 或 10:00。對方卻回:「時間與地點不變。」
於是我表示,如果無法改時間或改天,那我只能說謝謝了。
對方沒再回,直接把邀請刪了。
鼎創達集團(DBTEL 大霸電子)、研能科技、加我科技的人資們,真的懂什麼是尊重嗎?
不管我是否仍在職,面試時間總該是雙方協調的吧?
更何況,是你們一再主動邀請我,不是我自己投履歷的。
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,我只是問個薪資範圍,你們可以選擇不回,但面試時間總該給個彈性。
你們幾分鐘內就能發邀請,而我還特地花時間查了加我科技的背景資料。
這樣對待面試者的方式,讓我完全無法想像進公司後會有什麼尊重。
若我還選擇去面試,那就是對自己不負責。
目前職缺還在,而且還有聯絡求職者。

浩克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| MIS工程師
我完整的履歷表你們有看過了嗎?
主動發信來,問你薪資區間
沒有回,哇,你們是這樣浪費大家的時間哦
是可以給我月薪15萬所以來浪費我的時間?
10個人的公司,我不懂哪來的理由發信要我去面試

定揚科技
主動發信來問是不是可以約時間
訊息重點”目前公司準備導入MES專案,誠摯地邀請您加入定揚科技資訊團隊, “
請問職務名稱是?
薪資範圍的區間?
莫名其妙,什麼都不寫,誰知道是不是符合我們求職的目標

紘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| 資訊主管
半夜我投過去的,主要是寫薪資可以到10萬月薪
一早進公司就查到有一些狀況
電話約時間,我搞不清楚是誰,暫約了一下時間,請他發邀請來
通知信上寫面試職稱財會實習生
忙中有錯,難免會有。回收,再發來,職稱對了,但是我的名字還是錯的
我的天啊,不過就三個字的名字,還可以再錯
初判資訊就是1人單位,主管自己管自己嗎?公司在五股很靠蘆洲,幾十公里的路程,超遠的,我是覺得沒有必要了
我就直接在104拒絕面試了
現在職缺還在,招幕變成資訊人員,薪資4~6萬
還好沒有去,不然還真的是在浪費時間

宏彥醫藥生技有限公司 | 資深資訊IT工程師
這次是我主動投遞履歷應徵該職位,人資初步回覆可安排面試,但當我確認時間後,對方卻表示「已排定其他人選」,要求我繼續等待。
整整延宕一個月,才又通知面試機會,效率與專業度令人質疑。
現場面試問題分析
基礎建設(Infra)層面的低階問題
對方提出頻寬不足、無法佈建光纖、網路不穩等狀況,但這些問題本質上只是預算與執行力的問題,技術層面毫無難度。
若管理層不願投資基礎架構,再強的IT人員也難以施展。
薪資結構與職務內容嚴重脫節
面試過程中已知我的薪資期望,明知無法匹配卻仍詳細探詢現職待遇,明顯缺乏招聘誠意。

如無招募的可能性,一直提專業問題,要我給出詳細的說明,伺乎想要無償取得專業建議。
職務範圍涵蓋庫存系統、看診系統、POS系統整合,甚至要求資安規劃,但薪資僅「一人單位」水準,且無加班/外勤津貼。
流程反覆與管理混亂
職缺反覆關閉又重開,面試時間一再變動,顯示內部協調存在嚴重問題。
現場詢問應屬到職後才需深入評估的議題(如系統整合細節),我僅保守回應「需再研究」,避免無償提供解決方案。
綜合評估結論
技術需求 vs. 資源投入極度不平衡,管理層對IT價值認知明顯不足。
反覆無常的招聘流程,反映內部管理缺乏系統性規劃。
若企業不願正視合理薪資與資源分配,此職位註定淪為「救火隊」性質,資深人員無需浪費時間。

高層對專業人員的尊重不足,給資訊系統的資源不夠,目標過大,無清析的階段規劃。
104人力銀行上面的工作經歷寫5年,宏彥醫藥生技認定的資深是5年的年資

錦明集團_錦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 | MIS/資安管理師
這份職缺是我主動透過104投遞履歷應徵的。
我已完整填寫所有要求的資料,並依約定時間前往面試。流程包含:收到題目後填答回傳(智力測驗共四面)、性向測驗等步驟。
面試當天的動線安排令人困惑——104的通知郵件明確指示直接至辦公室報到,
但抵達後既未被要求換證,也無人引導在一樓等候,我便跟隨其他訪客搭乘電梯上樓。
沒想到人資見到我的第一反應竟是反問:「妳怎麼自己上來了?」當下實在哭笑不得。
面試過程僅短短十分鐘:開場自我介紹後,面試官立刻聲明:「我們招募的不是主管職。」
這等同直接表明職缺薪資無法匹配我的期望值。
但矛盾的是,該職務列舉的技能需求極為廣泛,且對「資深」的定義與業界普遍認知有明顯落差。
職務招募說明上寫的工作技能很多,且對於資深工程師來說,薪資應該有一定的水準。
而且在面試前,就在104上說自己的目標薪資,如果公司目標薪資無法滿足,大可在面試前說出來,大家好安排。
為此面試,我不僅請假半天,更提早一小時抵達附近超商做準備——冒著大雨更換正式服裝與皮鞋。
結果換來的卻是如此草率的對談,若公司早已知悉薪資預期不符,為何不事先取消?
整體體驗確實印證了網路負評:
過往爭議的個資欄位雖已移除(推測因投訴而調整)
近期「面試趣」上有正面評價存疑,不排除負評被過濾的可能性
以近都在找工作的IT從業者來看,必須坦言這是我遇過最不專業的面試之一,強烈建議求職者審慎評估。
(104人力銀行上的工作年資寫3年,錦明實業認為的資深是3年)

合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 資訊主管
應徵流程概述
主動於104人力銀行投遞履歷,並完成筆試及面試。
與母集團MIS主管進行技術面談,反饋為「符合需求」。
人資坦承目標年薪與個人期望有落差,需內部爭取,但未給出明確承諾。
薪資與職務結構問題
該職位薪資低於現職水準,且無員工持股計畫(ESOP)或選擇權(Stock Options),對上市櫃公司而言,薪資競爭力明顯不足。
職務範圍為1人單位,需支援多家子公司,技術需求廣泛(系統整合、維運、跨單位協作),但薪資結構未能反映工作複雜度。
招聘流程觀察
三週後追蹤,未回覆。
發現職缺關閉後重開,已預期未被錄取,最終於第四週收到制式感謝函。
值得肯定的是,人資與資訊主管溝通透明,未過度承諾,並清楚說明:
短期(半年)與長期(一年)資訊發展方向明確
技術重點投入領域清析
綜合評估與建議
公司態度專業,但薪資缺乏競爭力:
若企業期望招募全能型MIS,卻僅提供資深工程師薪資,恐難吸引主管人才。
職缺持續開放,可能代表流動率高,或錄取者短期內無法適應,或是待應徵者穩定後才會關閉。
求職者建議:
若薪資彈性低,此職位較適合尋求穩定但不在意薪資成長的工程師。
資深人員若期望合理報酬,建議優先考慮預算明確、職權匹配的企業。
後續觀察
目前職缺仍未關閉,推測可能:
持續尋找願意接受低薪的多工型人才
待新人到職且穩定後,才會正式關閉職缺
結論: 雖面試過程專業,但薪資與職責嚴重不對等,不建議資深IT人員優先考慮。

崧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| 資安/網管主管
面試流程觀察
薪資溝通落差
人資在面試前主動詢問現職薪資,並表示「這個職級應該可以核到」
實際填期望新薪時卻與當初承諾有明顯差距,即使調低10多萬年薪仍無聲卡
後續透過獵頭得知真實薪資範圍,加上分紅仍遠低於現職
招聘流程問題
最終錄取人選因出差頻繁(一年累計4個月)拒絕報到
獵頭再次聯繫時,從職務內容立即辨識出是同一職缺
薪資結構(固定分紅+調薪)與實際給付存在認知落差
專業疑慮
保密性問題
面試過程與間接朋友A的應聘資訊被前同事知悉
資訊外流管道不明(非人資單位,非背景調查)
即使已離職五年,個人求職隱私仍被討論
職務現實面
需高度技術能力(資安、網路、Linux Bash Script)
頻繁出差需求(佔全年1/3時間)
薪資競爭力不足(即使含分紅仍低於市場水平)
個人反思
求職警訊
人資初期承諾與實際核薪存在顯著差距
職缺真實條件(出差頻率/薪資)未在面試充分揭露
資訊保密文化令人憂慮
職場建議
上市公司薪資結構應更透明化
敏感人事資訊需建立完善保密機制
技術職位薪資應符合專業要求(尤其含出差職務)
後續發展
該職缺至今仍在招募中,推測可能原因:
薪資條件與職務要求不符市場行情
頻繁出差等隱性成本影響報到意願
用人單位與人資對職務認知存在落差

匯僑設計_匯僑室內裝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| RHT- 資訊主管
是我主動投的
人資先聊半個小時
有問現在薪資和期望薪資
2週後,收到感謝函

今展科技 | 資訊主管(課級/副理級)
是他們主動找我
人資先聊半個小時
有問現在薪資和期望薪資
以為我每天跑萬華,他們公司在路途中間
沒有接到後序,無聲卡

鼎眾股份有限公司 | 資訊 儲備幹部
面試前的觀察
當初在104看到職缺時,就注意到公司同時開出「資訊儲備幹部」和「資訊專員」兩個職位。但仔細想想,目前公司只有2位資訊人員,卻計劃未來縮編成1人…這讓我忍不住思考:
是要應徵者進去等被裁員嗎?
還是準備裁掉現有人員?
也許只是短期缺人,等專案結束就處理掉免洗人力?
面試過程發現的問題
系統架構疑慮
公司正在將大部分系統搬遷至雲端,但ERP卻因為不是雲端版本而無法遷移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面試官對於資安風險的態度:
認為資料外洩「是可以承受的風險」
甚至覺得研發圖面外流時,高階主管評估卻是「有什麼東西不可以外流」
薪資誠信問題
我在104明確標示了最低薪資要求
公司卻在明知差距的情況下仍邀約面試
就算給到最高月份數,也才勉強達到我的底線
面試後的感受
公司氛圍
整個面試過程給人一種「悶悶的」感覺,完全找不到吸引我的亮點。面試當天就發現職缺被關掉重開…嗯,大家都懂這是什麼意思。
後續發展
一個多月過去了,這個職缺居然還在找人!
不禁讓人懷疑:是條件太差找不到人?
還是根本沒誠意找人?
個人心得
老實說,這間公司給我的整體印象真的很「X」。從資安觀念、用人策略到薪資誠信,處處都顯示出問題。最讓人生氣的是,明明可以在邀約前就告知薪資差距,卻硬要浪費求職者的時間。
還好當時評估取得offer也不會去,現在想想真是明智的決定。這種不誠實又沒前景的公司,真的不值得投入職涯生命。

億光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| 資訊安全暨專案管理專員/課長(原寫的是資訊安全主管)
這是我投的,後來約我面式的時,我才知道是課級
加上說明面試前要填寫提供一堆東西
網路上查到的薪水大約都是中下,網路上熱烈討論,加班加超兇又是課級,我就拒了面試
後來打電話來,我有看到但在忙,沒就有接電話,後面也沒有再打來

台灣積層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| 資安專員
職缺分析與應徵動機
基於104人力銀行公開資訊:
基礎薪資4萬以上(面議)
年終獎金結構15~18個月
經計算如果可以拿到最高分紅月份可能滿足個人年薪目標
職務定位疑慮:
職稱設定為「需向董事會報告」的資安專員
專業質疑:董事會層級報告應屬資安長(CISO)職責範疇
推測可能為上市櫃公司應付監管要求的象徵性職位
面試流程觀察
標準化流程:
筆試(智力測驗含性向測驗)
面試官組成:資訊部主管+特助
產業關係考量:
該公司與現職企業屬上下游產業關係
面試官對現職公司營運狀況具備基本認知
管理文化評估
考勤制度問題:
嚴格要求0800統一到勤
缺乏彈性工時制度
專業見解:資訊職務本質上不需配合產線作業,此規定顯現傳統製造業思維
人才招募限制:
地理因素導致僅能聘用在地人才
容許遲到次數限制有限仍是傳統製造業思維
個人因素:因接送女兒跨區就學,通勤時間彈性需求
綜合決策分析
實際考量:
即使達到預期薪資也不考慮就任
關鍵因素:僵化管理模式與專業工作型態嚴重衝突
招聘流程問題:
面試後職缺關閉重開
後續收到制式感謝函
反映企業用人決策流程不夠透明

禾馨醫療【管理中心】 | 資訊工程師
發信來 我想說禾馨是”知名”的醫療集團
所以,我直接打電話進去問承辦
承辦人事問我是不是還在找工作,我說還在找,雙北也可以。
承辦人事說工作地點在台北
我說,我找的工作以管理職為主,或是年薪目標多少以上
他只說,抱歉打擾了
呃….你是沒有看到我的履歷表就發邀請哦
跟上面說的一樣,沒有細看就發信
又不給我職位又不給我薪水,我是個多麼想不開啊

采盟股份有限公司 | 維運及資安主管
是我投的履歷表
等了快一個月才找我
約我去面試
最後我拒絕了
當然,不是為了去年年底棒球相關事件
主是因為查到的資料
加班加的蠻兇的,公司給的薪水一般般
跟億光一樣,考試會考超久的
看到這邊我就倒彈了
所以,我就謝絕面試邀請了

火龍數位科技遊戲有限公司 | 系統工程師
我猜也是不看我的工作經歷就丟訊息來
看看,過來這些招募人員多不用心
一個多月過去了,我在整理資料,查到這個工作
職缺仍然還開者
(當然,上面一堆也都還開者,不乏找了半年以上還找不到人的~所以,真不是我挑)
我直接一句話,年薪目標請問有XX以上嗎?有我再去面試
對方直接謝謝回覆,沒了~哈哈

目前工作都穩穩的,上面都是在作夢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